2020年6月8日至10日,習近平總書記懷著對寧夏人民的深厚感情,帶著對寧夏發展的親切關懷,踏上了塞上大地,深情賦予寧夏“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”的時代使命,勉勵全區各族人民“繼續建設經濟繁榮、民族團結、環境優美、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”。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寧夏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指針,是鞭策我們不忘初心、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。
一年來,寧夏把保護母親河、建設先行區作為重中之重的大事,主動服務國家大局、自覺擔當寧夏責任,橫下一條心、認準一條路、鉚足一股勁、擰成一股繩,舉全區之力推動先行區建設實現起步有力、開局良好。
一年來,我區以用水權、土地權、排污權、山林權“四權”改革開路,自我加壓、自我革命,負重拼搏、克難前行,從根本上解決機制性障礙、結構性矛盾、深層次問題,鏟除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“攔路虎”。
一年來,全區召開四次先行區建設推進會,一次一個重點、一次一項部署,對生態環保、產業發展、基礎設施、改革創新等關系全局的重點任務作出安排,以點帶面、漸次展開、深入實施。
今天,天藍、地綠、水美的良好生態成為寧夏一張靚麗名片。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,金色黃河波光粼粼、緩緩流淌,滋潤著兩岸人民;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里,以田為紙、以稻為筆,一幅“塞上江南、魚米之鄉”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的畫卷正徐徐展開……
先行區,意味著先行一步、探索實踐;重任在肩,意味著責無旁貸、時不我待。成績已屬于歷史,奮斗永向前方。讓我們以更強的大局觀念和更高的責任擔當,干在實處、走在前列,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蹚出路子、創造經驗,不負時代、不負使命,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新答卷。
塞上兒女多奇志,
再激黃河浪千重。(孫莉華)